投资客,你们最近在忙些什么?
2012年04月26日15:51
大河报
摘要:近期进入楼市的不仅有居住性购房的“刚需”身影,也有少数投资者“变相入市”。
记者发现,近期进入楼市的不仅有居住性购房的“刚需”身影,也有少数投资者“变相入市”。
3月楼市创新高 有投资客的功劳
最新统计显示,刚刚过去的楼市“金三月”,郑州商品住宅认购套数高达9685套,相比2月份的4793套,实现了翻倍增长;而相对于去年3月份的4441套也是翻了一番还多,接近2010年3月10195套的成交量,创下“限购”以来的新高。据统计,当前入市的购房者中有5%-10%是投资客,他们大多瞄准写字楼和酒店式公寓之类的小户型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近期有不少投资客“抄底”购买低价房源。去年年底以来,一些楼盘降价幅度比较明显,总价相对较低,有的购房人认为有利可图,不惜一次性付款买入。
据了解,虽然有限购、限贷限制,但市场的投资冲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为突破“双限”,这些投资客或以父母或以子女的名义购房,甚至通过关系获得首套房贷款利率。
捡便宜的人没了 投资住宅的转商铺了
中国央行3月20日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,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中,家庭月收入5万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投资房产意愿最低,仅为13.7%,特大城市(北京市、上海市)居民的房地产投资意愿甚至低于2009年初的最低水平,仅为9.4%。
“政策一紧,原来捡便宜的投资客没有了。”一位从业多年的中介经纪人说,原本他经常联系的一些短期投资客,现在几乎绝迹。“以往他们从买进一套房到卖出,一般在3~6个月内,很少有超过一年的情况,是快进快出的投资客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这类投资客已经没有再碰到过。”
一位长期投资房地产的杭州商人,最近频频来郑州,不看住宅,专看商铺。“住宅买不了也不打算买,酒店式公寓我个人不是很看好,所以希望能买到合适的商铺。”他半个月内已经跑了两趟郑州,一次是看郑东新区的商铺开盘,一次是看一个地铁商铺。“还有其他几个楼盘的底商也在关注,就看价格是否合适。”
而手里握有地铁商铺的开发商已经早早开始揽客了。“原本商铺量就不多,但价格肯定也上不去,所以到时候会考虑其他形式开盘。”这位开发商表示,距离原定开盘时间还有两个月,预约客户已经是商铺可售量的10倍,“虽然现在买房的90%以上都是自住,但还是有投资客碍于投资渠道的限制,在楼市中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,目前,这些投资客将着眼点主要放在商业地产中,特别是地铁附近的商业地产,更具有投资价值。手里有闲钱的话,买一套房子不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,毕竟现在通胀这么高,好的投资渠道又少。现在楼市之所以回暖,根本原因在于对后市大家依然有上升的预期。即使在刚需盘里,也一定会有投资行为存在”。
短炒变长线 投资客变身理财家
尽管郑州楼市交易量有所上升,但楼市的后期表现同样令业界担忧,开发商纷纷表态将谨慎拿地,以消化库存为主。今年,一面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,一面研究建立政策和长效机制,相关调控措施目的很明确:清理投机泡沫。
“无可厚非,炒房客机会越来越少。去年由于商品住房政策限制,投资客转战商业地产十分普遍,成为郑州商业地产价格增长的诱因之一。然而,伴随市场炒房客的淡出,一种被认为是投资未来价值的投资客浮出。”东方鼎盛集团副总经理徐霖如是说。最近,商铺和住宅交易的投资客不在少数,但是,与以往不同的是,眼下的投资客并非人们印象中那种拿着大把热钱豪掷的“炒房团”,大多是有一定投资意识的个体商户。
“以理财投资为目的,一人拥有2-3套房在成都购房者中较为普遍。目前,政策约束和市场环境都不利于短买短卖的投资者,而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这时候‘抄底’,可见他们看好的是房地产未来价值,并打算做长线。而通常,做长线投资的人也不会是大资本玩家,而是有一定闲钱的个人或家庭。”此外,有专家分析,在刚需主导市场的前提下,房企的产品属性开始调整,伴随自住的比例提高,当楼市投资性与消费性的需求比例协调,房地产行业便也真正回归理性。
——共 [1] 页——
免责声明:
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,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
(13838557722;1378360160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