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顶山新区建设序幕已拉开
2012年02月15日09:02
平顶山日报
摘要:平顶山新区规划有行政文教区、高端商务区、平新产业集聚区、宝丰县产业集聚区、文化旅游休闲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、教育园区和宝丰县城区8大功能分区,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衔接,紧密联系,整个新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、既有产业又有生态、既有生产又有服务的城市西部组团,形成城乡统筹、产业带动、产城融合、功能复合,工业化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。
前不久,《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》得到省政府批准。为什么规划建设平顶山新区?平顶山新区的规划范围有多大?什么时候开始建设?目前进展如何?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。2月14日,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。
据介绍,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,全省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十分迅猛,我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,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。如何发挥自身优势,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抓住机遇,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找准定位,勇于担当,乘势而上,走“三化”协调发展道路,打造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支点,成为我市面临的紧迫任务。
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,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,站位大局,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,从2010年3月开始谋划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。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市发改委,在省发改委、住建厅的具体指导下,先后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就平顶山新区的选址、功能定位、空间布局、产业支撑等方面进行论证,在对我市地理区位、产业优势、资源禀赋、交通条件、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、综合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,制定了《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》,经过反复推敲,数易其稿,最终于2011年11月24日得到省政府批准。
平顶山新区东至平桐路,南至规划南环路,西至规划南环路、宝丰县杨庄乡界、南水北调干渠,北至南水北调干渠、宁洛高速、省道329线、宝丰县周庄镇边界和省道236线,远期规划面积约295平方公里(含白龟湖水面和生态保护用地99平方公里)。行政区划包括新城区全部,涉及新华区的阳镇,湛河区的曹镇乡,宝丰县城及杨庄镇、周庄镇,鲁山县的磙子营乡、张良镇和马楼乡。随着新区建设的全面推进,平顶山市区规划空间范围将由目前的456平方公里,扩展到571平方公里,为“三化”协调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。
平顶山新区规划有行政文教区、高端商务区、平新产业集聚区、宝丰县产业集聚区、文化旅游休闲区、现代农业示范区、教育园区和宝丰县城区8大功能分区,各功能区之间相互衔接,紧密联系,整个新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、既有产业又有生态、既有生产又有服务的城市西部组团,形成城乡统筹、产业带动、产城融合、功能复合,工业化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。
平顶山新区的功能定位为“三区一中心”。一是城乡一体化先行区。依托平顶山新城区、宝丰县城和产业集聚区,促进产城互动、组团式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,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,积极开展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,推进城乡文化、教育、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,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,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示范。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。依托平高电气公司等现有优势企业,拉长产业链条,推进集群集聚发展,大力发展以电力装备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,加快发展新材料、新能源等产业,积极发展商务、金融、物流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,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。三是对外开放示范区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,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,特别是围绕建设中原电气谷,加强与机电装备世界行业500强和国内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,建设全省对外开放和承接高层次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。四是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。依托焦枝铁路、孟平铁路、宁洛高速、郑尧高速、兰南高速、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以及鲁山机场,优化航空、铁路、公路等交通组织,构建对外联系快捷通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,加快物流产业发展,成为豫中南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。
规划建设平顶山新区,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,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、产业、生态等功能布局,提高产业、人口综合承载能力;有利于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竞争力,与宝丰、叶县、鲁山等周边县城实现组团式集群发展,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;有利于优化航空、铁路、公路等交通组织,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;有利于加速区域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,巩固提升平顶山市豫中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,为走在全省前列,提前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“《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》为我市未来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,是指导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。目前,新区建设的序幕已拉开,平顶山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。”市城乡规划局负责人介绍。下一步,我市将按照《总体方案》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,以平新产业集聚区、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交通、市政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,抓紧组织实施新区规划。
平顶山新区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,成为鹰城腾飞的新起点。(本报记者魏广军 实习生 曲启铭)
——共 [1] 页——
免责声明:
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处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,针对文章有什么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
(13838557722;13783601605)